饲养一只猫咪或狗狗,充当家庭中的“伙伴”,为生活增添不少欢乐,这已成为众多人的选择。伴随着这一趋势,宠物相关产业也迅猛崛起,宠物医院、宠物店等遍布各处。然而,大多数猫咪和狗狗的寿命仅有十几年,宠物主人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,那就是心爱宠物的“身后事”该如何处理?就近掩埋?放进垃圾桶?还是丢进江河湖泊?
近年来,随着宠物“身后事”相关需求的增长,宠物殡葬服务行业应运而生。然而,这个新兴行业也遭遇了不少挑战。行业规范化、监管机制以及健康发展等问题,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近期,在东西湖区长源假日港湾小区,就发生了一起引发争议的事件:小区内新开了一家提供宠物殡葬服务的公司,此举引起了众多业主的不满,他们纷纷通过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表达了自己的关切。
别墅区开宠物纪念服务公司惹邻居反感
东西湖区长源假日港湾小区别墅区的一位住户表示,近期他注意到,其隔壁邻居开展了一项宠物纪念服务业务,并在住宅门前挂起了一块广告牌。
业主心中存有疑问,他与邻居几乎同时开始装修,起初他只是听说邻居打算在别墅内开展商业活动,并未多加关注。然而,回到家中,他通过网络搜索,根据招牌上的信息了解到,邻居开设的是一家与宠物殡葬服务相关的企业。
该业主担忧地询问:“那里面是否正在进行宠物遗体的处理,或是储存宠物骨灰?”他心中忧虑,毕竟家中既有老人也有孩子,若隔壁墙的另一侧从事此类活动,实在令人感到不吉利。“我并非传统观念的人,对宠物主人的需求以及这个行业也有所理解,然而,我无法接受在自家的隔壁开展这样的经营活动。”
别墅内未进行宠物殡葬相关操作
16日午时,记者抵达长源假日港湾小区,发现该公司别墅前的标识已被移除。据小区物业人员透露,该公司先前曾向物业申报,计划在别墅内提供与宠物相关的咨询服务,但并未提及宠物殡葬业务。近期,业主们纷纷投诉,物业遂将该公司招牌撤下,并下令禁止其在户外进行任何与宠物殡葬相关的宣传。
记者轻敲门扉,一位女性应声而开,引领记者步入别墅。屋内一尘不染,井然有序,客厅内可见数个陈列架,架上陈列着各式精美的容器。
此处并未开展商业活动,仅有几位员工在此居住,偶尔会有前来咨询的客户。这位女士表示,她也是公司的一员。由于公司尚未获得宠物无害化处理的资质,故尚未涉足宠物遗体处理和殡葬业务。目前,公司主要提供的是对宠物离世后,对原主人的情感抚慰和心理支持等服务。附近居民可能对此不太了解,因此有所顾虑。
这位女士指出,通常情况下,当宠物去世后,众多宠物主人会选择自行埋葬或丢弃宠物尸体,这种做法既不环保,还可能带来疫情传播的隐患。而无害化处理通常是通过火化或深埋的方式来进行。
记者调查了解到,《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》明确指出,任何个人均不得擅自处理动物遗体,而应依照相关法规实施无害化处理措施。
让宠物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主人身边
该公司负责人透露,该公司的一位创始人,在武汉求学时期,曾饲养了一只宠物。后来,考虑到校园生活的不便,便将宠物送回老家,交由奶奶照料。不幸的是,这只宠物最终离世,家人将其遗体送至宠物医院进行处理。这只宠物陪伴了家人多年,与家庭成员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,成为了家庭的一份子。然而,至今家人们仍对它的离去感到怀念,而对于它离世后的处理方式,却始终一无所知,这成为了他们心中的遗憾。
该创始人大学毕业后,立志在武汉开启创业之路。由于过去养宠物时对宠物殡葬行业有所涉猎,他在陪伴宠物度过生命最后时光时,深刻感受到了宠物离世给主人带来的悲痛。因此,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共同创立了这家公司。他们的初心,是希望宠物能够体面地与主人告别,倡导对遗体进行环保且无害的处理方式,防止宠物离世后随意被丢弃,并借助心理疏导帮助人们缓解因失去宠物而产生的悲伤情绪。
该负责人指出,公司系在宠物服务领域进行工商注册。在创立初期,公司曾赴工商部门办理注册手续,却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未包含宠物殡葬这一类别,注册申请未能成功。他们辗转环保、畜牧等多个部门,亦未找到宠物遗体无害化处理的审批项目。通常情况下,宠物一旦离世,只能与病死的牲畜一同,被送往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进行处理。
公司正与北京一家具备相应资质的宠物殡葬服务企业进行沟通,旨在为有相关需求的客户搭建沟通渠道,并向他们推荐前往北京进行火化服务。对于那些不打算前往北京的用户,我们则会向他们推荐武汉地区的动物无害化处理机构。此外,公司的主营业务依然是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宠物骨灰罐等相关产品,并与手工艺人合作,将客户提供的骨灰制作成精美的骨瓷,以便让宠物以另一种形式陪伴在主人的身边。
宠物离世可送往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置
宠物去世后,相关的殡葬服务发展态势如何?据负责人透露,已有众多宠物主人选择了这项服务,并且获得了众多人的赞同。然而,从法律法规层面到具体的审批与监管,该行业仍存在诸多不足,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。
现在,在众多海外地区,这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业务;例如,法国、新加坡、日本等国家明确要求,宠物遗体必须进行火化处理;而在香港,若宠物主人擅自丢弃或埋葬宠物遗体,将面临高达2.5万港元的罚款,甚至可能被判处6个月的监禁。相比之下,我国境内仅有上海、北京、杭州等少数城市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宠物殡葬服务。
记者获悉,2002年,上海设立了动物无害化处理机构。到了2005年,该机构在城区增设了宠物接收站点,并配备了一台专门用于宠物火化的焚烧设备。截至目前,该机构每年处理的宠物数量在2万至3万之间。
长江日报先前有报道,2016年,武昌区设立了动物无害化处理机构。当接到市民的请求后,该机构会派遣专人前往,负责将宠物遗体接走,并随后将其运送至江夏的无害化处理工厂进行火化处理。此外,还提供了专门针对宠物的殡葬服务,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。在全市各个区域,若市民需要动物无害化处理服务,只需联系居住地的社区,社区将负责与区食药监局的动管站取得联系,动管站则会指派专人负责接收动物,随后将这些动物统一运送至指定的动物无害化处理工厂进行处置。
宠物殡葬行业需要指导规范和监管
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,截至目前,想要注册成立宠物殡葬服务公司,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,在工商部门办理注册手续尚不可行。
廖皓磊教授,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,同时也是我国一级心理咨询师,他指出,当前社会,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,宠物饲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喜好。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,人类普遍存在寻求陪伴的需求,渴望得到无形的支持与陪伴,而宠物恰好能够胜任这一角色。在人与宠物长期共处的日子里,双方的感情也在不断加深,许多人甚至将宠物视作自己的家人。
廖皓磊指出,从公共卫生防疫的视角来看,推广宠物无害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。当前,不少人对宠物遗体处理不负责任,随意掩埋或丢弃,这既可能引发疫病传播,也存在环保风险。另一方面,从人的情感需求出发,对逝去的宠物进行悼念和纪念也是人之常情。因此,宠物殡葬服务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。然而,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方面,目前还存在较大的空白。行业不应无序发展,需要相应指导规范和监管。